摩根大通在AI估值担忧与市场波动中的“逢低买入”策略

摩根大通在AI估值担忧与市场波动中的“逢低买入”策略
本分析基于2025年11月6日发布的《商业内幕》报告[1],该报告详细阐述了摩根大通关于在牛市持续的情况下,年底前逢低买入的建议。
综合分析
由安德鲁·泰勒领导的摩根大通市场情报团队发布了一项战略建议,即年底前“逢任何下跌买入”,预计牛市将至少持续到2026年[1]。该指导意见特别针对11月4日至6日期间因AI估值担忧和科技板块恐慌引发的市场抛售[1][2]。
市场背景与表现
该建议发布之际,市场正经历显著波动。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1月6日下跌0.99%,11月7日下跌0.24%,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分别下跌1.74%和0.39%[0]。科技股领跌,该板块在11月7日下跌1.31%,而金融服务(+1.11%)和公用事业(+1.84%)等防御性板块表现出韧性[0]。
看涨论点的基本面支撑
摩根大通的乐观情绪基于三大支柱[1]:
-
强劲的经济指标:美国经济就业形势稳定,10月私营企业新增4.2万个就业岗位,超过预期的2.5万个。ISM服务业PMI为52.4%,与2.5%的GDP增长一致,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GDPNow模型预计季度增长率约为4%。
-
出色的企业收益: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有83%的公司第三季度收益超预期,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超预期率,也是1987年以来155个季度中表现最好的收益季之一[1]。
-
宏观经济逆风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的潜在解决和政府停摆不确定性可能为市场提供额外支撑[1]。
AI估值担忧作为机会驱动因素
摩根大通所利用的市场下跌源于对AI板块估值的合理担忧。Palantir Technologies股票尽管收益超预期,但仍下跌8%,市盈率高达700倍[2]。根据美国银行10月的调查,54%的机构投资者认为AI股票存在泡沫[2]。纳斯达克指数在11月5日下跌2%,创下近一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2]。
关键见解
区域市场分化
尽管美国市场经历波动,但中国市场在11月7日表现出积极势头,上证指数上涨0.71%,深证成指上涨1.36%,创业板指数上涨1.33%[0]。这种分化凸显了地理多元化的重要性,并表明全球市场动态比以美国为中心的抛售所显示的更为复杂。
板块轮动模式
11月7日科技板块(-1.31%)与金融服务板块(+1.11%)之间的表现差异[0]表明,可能出现从成长股向价值股的轮动。如果AI估值担忧持续,这一趋势可能加速,在成长股面临逆风的同时,为传统金融板块创造机会。
历史策略演变
这一建议延续了摩根大通2025年10月的先前指导意见,当时该行建议在周五下跌时进行购买并采取保护措施[2]。当前的年底延长建议表明,尽管存在短期波动,但对潜在市场实力的信心有所增强。
风险与机遇
主要风险因素
AI泡沫风险:超过半数的机构投资者认为AI股票估值过高[2],更广泛的板块调整可能超出个别股票范围,对市场情绪和投资组合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停摆不确定性:被描述为“有史以来最长”的长期停摆[1]可能推迟经济数据发布,并造成政策不确定性,从而削弱消费者和企业信心。
关税政策波动:最高法院对总统关税授权的报道中的怀疑态度引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任何不利裁决都可能引发新的贸易紧张局势和市场波动[1]。
估值过高:尽管近期有所下跌,但主要指数仍接近历史高点,为收益预期留下的误差空间有限。
机遇窗口
收益强劲:出色的第三季度收益季,83%的公司超预期[1],为股票估值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并表明美国企业仍具韧性。
经济势头:强劲的就业创造和稳健的服务业活动表明,潜在经济依然健康,支持长期股票升值潜力。
逢低买入机会:当前由AI驱动的波动为优质公司创造了以更合理估值进入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具有中长期视野的投资者。
关键信息摘要
摩根大通的“逢低买入”建议得到了强劲的基本面数据支持,包括稳健的经济增长、出色的企业收益表现以及宏观经济逆风的潜在解决。该策略特别针对引发近期市场波动的AI相关估值担忧。
然而,决策者应考虑到,AI估值担忧可能在短期内对市场情绪产生重大影响,54%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该板块估值过高[2]。该建议似乎最适合具有中长期时间视野(6-18个月)且能够承受潜在短期波动的投资者。
需要监测的关键因素包括每周就业数据、AI公司收益指引、政府停摆解决进展、美联储政策声明以及市场下跌期间的机构资金流动模式。
风险警告:用户应注意,在估值高度不确定的时期,市场调整可能比历史模式所显示的更为严重和持久。如果收益增长无法证明当前价格水平的合理性,AI板块的高估值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市场波动。
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