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分析显示关税推动核心PCE通胀上升30-50个基点

相关个股
本分析基于2025年11月3日发布的《商业内幕》报告[1],该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银行关于关税对消费者通胀影响的研究结果。
综合分析
由董事总经理Aditya Bhave领导的美国银行分析师得出结论,有“压倒性证据”表明关税正在推动消费者价格上涨[1]。研究显示,迄今为止消费者已承担约50-70%的关税成本,关税对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率的贡献为30-50个基点[1]。这一发现与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更广泛经济研究一致,该研究表明,在2025年6月至8月期间,关税约占总体PCE年化通胀的0.5个百分点,占核心PCE年化通胀的0.4个百分点左右[3]。
关税影响源于特朗普总统于2025年4月2日公布的“解放日”关税,尽管与英国和欧盟等伙伴达成了一些贸易协议,但对中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关税仍保持高位[1]。这种政策环境导致定价动态发生结构性转变,2025年前六个月核心PCE商品价格上涨1.5%,而2024年同期仅上涨0.3%[4]。
关键见解
经济意义:关税带来的30-50个基点影响约占总核心PCE通胀率2.7%的11-19%[1],使关税成为整体通胀压力的重要贡献者。这不是一个暂时性因素,而是经济环境中持续的结构性变化。
企业应对模式:市场数据显示,主要零售商在管理关税影响方面采取了不同策略[0]。沃尔玛(WMT)表现相对强劲,年初至今涨幅为12.42%,而塔吉特(TGT)则陷入困境,年初至今跌幅达-32.41%,这表明供应链适应能力和利润率管理能力存在差异。
时间动态:随着初始库存缓冲的减少,预计关税影响将在假日购物季加剧[5]。企业最初在关税实施前积累库存,并通过压缩利润率来吸收影响,但这种保护措施正逐渐耗尽。
行业差异:消费行业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消费防御型下跌0.34%,消费周期型下跌0.41%[0],反映出对进口商品的不同暴露程度和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的不同能力。
风险与机遇
通胀持续性风险:美国银行预计有效关税率将进一步攀升[1],这表明通胀压力将持续上升,可能使美联储的政策决策复杂化,并可能推迟货币政策宽松。
消费者支出压力:消费者承担50-70%的成本[1],这对美国家庭来说是一项重大的隐性税收,尤其影响低收入消费者,他们将更高比例的收入用于购买商品。这可能会减少可自由支配支出并影响经济增长。
企业利润率压缩:企业面临在吸收关税成本和通过提价维持市场份额之间的压力。标普全球研究估计,特朗普的关税将在2025年给企业造成1.2万亿美元的成本[1],带来巨大的利润率挑战。
供应链重组机遇:能够迅速将供应链调整至无关税国家的企业可能获得竞争优势。当前环境为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和近岸外包举措创造了动力。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的贸易谈判可能改变关税结构,为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的企业创造风险和机遇。
关键信息摘要
美国银行的分析提供了量化证据,表明关税是当前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对核心PCE通胀的贡献为30-50个基点[1]。研究显示消费者承担了50-70%的关税成本[1],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拖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购买力。
当前市场表现反映了这些压力,主要零售商根据其管理关税影响的能力呈现出不同结果[0]。沃尔玛表现出相对韧性,而塔吉特则面临重大挑战,表明应对贸易政策变化的运营能力存在差异。
通胀影响得到多个研究来源的支持,圣路易斯联储发现,在截至2025年8月的12个月期间,关税占总体PCE年度通胀的10.9%[3]。这表明关税影响广泛且可通过经济指标衡量。
展望未来,有效关税率预计将进一步上升[1],可能放大这些影响。这一时间点恰逢假日购物季,届时消费者支出模式将清晰显示家庭如何适应更高价格。拥有强大供应链灵活性和定价权的企业可能更有能力应对这一环境,而严重依赖来自关税国家进口商品的企业将面临持续的利润率压力。
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