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场分析:供应激增与脆弱性担忧下反弹重启

相关个股
白银市场分析:供应激增与脆弱性担忧下反弹重启
执行摘要
本分析基于2025年11月10日发布的Kitco新闻报道 [1],该报道指出,白银价格在守住48美元/盎司关键支撑位后重返50美元/盎司上方,而道明证券警告称供应增加使市场易受回调影响。此次反弹是在白银被正式列入美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之后,这可能会提振工业需求,但与此同时,伦敦金库库存在短短两周内从约8700万盎司大幅增加至1.98亿盎司[1]。
综合分析
市场表现与价格动态
当前市场状况:
- SLV ETF价格:截至2025年11月12日为48.12美元(+1.67美元,+3.60%)[0]
- 52周区间:26.19美元 - 49.25美元[0]
- 近期表现:SLV在过去14个交易日上涨8.90%,从44.08美元升至48.01美元[0]
白银市场经历了极端波动,上月伦敦地上库存因实物需求耗尽而触及54.48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1]。当前重返50美元/盎司上方的反弹显示出市场韧性,白银守住了48美元/盎司左右的关键支撑位[1]。
供需平衡转变
市场最重大的变化是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金库库存的大幅补充。据道明证券称,目前约有1.98亿盎司可用——相当于“历史性#白银逼空约两周后,自由流通量增加了1.11亿盎司”[1]。
此次供应激增来自多个来源:
- 从纽约和中国市场流入的金属
- 回收活动增加(估计占月度库存补充的约30%)
- 私人金库释放[1]
LBMA数据证实,截至2025年10月底,伦敦金库的白银持有量达到26,255吨,较上月增长6.8%[2]。这有效结束了推动价格创纪录高位的即时实物短缺,尽管道明证券指出整体市场状况仍处于结构性紧张状态[1]。
市场结构与技术因素
白银市场的纸货与实物市场仍存在脱节,近期的逼空凸显了供应链的脆弱性[3]。关键技术指标显示:
- 48美元/盎司上方有强劲支撑[1]
- 近期反弹重返50美元/盎司上方[1]
- SLV ETF接近49.25美元的52周高点[0]
然而,供应增加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和回调,尤其是租赁利率已从34.9%的历史高点降至5.6%[3],表明实物市场紧张局势有所缓解。
关键见解
关键矿物指定的影响
白银被列入USGS 2025年关键矿物清单代表着市场基本面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指定可能会提振工业消费并扰乱全球供应链[1],尽管短期供应波动,但仍提供长期结构性支撑。
供应动态演变
库存的快速补充表明白银供应动态变化之快。市场在几周内从严重实物短缺转变为大量过剩,凸显了市场容易受到回收、私人金库释放和跨区域金属流动带来的快速供应变化的影响[1]。
区域市场互联
供应激增涉及来自纽约和中国市场的协调流动,表明主要贵金属交易中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表明一个地区未来的供应中断可能会被其他地区的流动部分抵消,但政策变化(如出口管制)也可能产生放大的全球影响[1]。
风险与机遇
主要风险因素
用户应注意以下因素可能对白银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
供应波动:近期库存大幅增加表明供应动态变化之快,可能导致价格大幅回调[1]。市场对供应变化的脆弱性造成了较高的短期风险。
-
政策和监管风险:潜在的232条款关税或中国出口管制可能会大幅改变供应流动和定价动态[1]。此类政策变化可能会迅速扭转当前的供应过剩局面。
-
市场结构脆弱性:纸货与实物市场的脱节可能导致持续的波动和逼空情景[3]。应密切监测租赁利率变动和区域价格差异。
机会窗口
-
工业需求增长:关键矿物指定为工业消费增加提供了催化剂,可能创造持续的需求增长[1]。
-
结构性市场赤字:尽管短期供应增加,但白银市场的基本结构性赤字仍然存在,提供长期支撑[1][2]。
-
技术支撑位:白银守住48美元/盎司上方支撑的能力表明潜在的市场实力[1],如果供应限制再次出现,可能会进一步上行。
监测重点
决策者应密切跟踪:
- LBMA库存报告:伦敦金库持有量趋势的月度数据[2]
- 工业需求指标:关键矿物相关消费增长的具体数据
- 区域价格差异:伦敦、纽约和上海市场之间的价差
- 回收活动:废金属对供应贡献的可持续性
- 政策发展:任何有关关税或出口管制的公告
关键信息摘要
白银市场正经历一个复杂的过渡阶段,其特点是价格势头复苏,同时供应动态迅速演变。虽然关键矿物指定和工业需求增长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但库存的大幅补充造成了短期回调的脆弱性。SLV ETF的强劲表现(14天上涨8.90%)[0]反映了这种看涨情绪,但市场维持当前水平的能力将取决于工业需求增长与回收和跨区域流动带来的供应灵活性之间的平衡。
市场参与者应认识到,尽管供应波动可能导致短期波动,但白银的长期结构性赤字仍然存在。关键矿物指定和不断增长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但这些影响的时机和规模需要仔细监测库存数据、政策发展和工业需求指标[1][2]。
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