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分析:2025年IPO市场强劲复苏,募资293亿美元

相关个股
本分析基于2025年10月28日发布的CNBC采访[1],采访对象为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主席莉兹·迈尔斯,她在采访中表示“IPO市场一直非常活跃”。
综合分析
2025年IPO市场出现显著复苏,印证了迈尔斯对市场活跃的判断。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传统IPO今年迄今募资超2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2025年9月尤为亮眼,共有13宗IPO募资超80亿美元,成为自2021年11月以来新股上市最繁忙的月份[2]。
复苏不仅限于美国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地区IPO数量同比激增150%[3]。摩根大通确立了主导市场地位,位列全球股票资本市场(ECM)银行第一,并牵头了EMEA地区夏季后5宗最大IPO中的4宗,包括SMG、Noba Bank、Alec Holdings和Verisure[3][4]。
科技行业IPO是此次复苏的前沿力量。2025年9月有20宗科技类IPO定价,募资略超16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规模的两倍多,也是自2021年11月以来科技IPO最繁忙的月份[4]。发行质量显著提升,科技IPO平均营收达8.31亿美元,约25%的IPO公司实现盈利,而2021年最大的27宗科技IPO均处于亏损状态[2]。
核心洞见
IPO市场已形成良性循环:交易定价合理、发行方获得健康估值、市场上涨、投资者获利,共同支撑IPO活动持续开展[4]。这一循环得到强劲业绩指标的支持——截至9月30日,2025年IPO表现显著优于大盘,平均回报率约为27%,而标普500指数涨幅为14%[2]。
IPO储备项目的强劲态势表明动量将持续,筹备热度被描述为“从字面上看,自2021年以来从未如此繁忙”[4]。仅EMEA地区就有超300亿美元的潜在IPO计划于第四季度及2026年初推出,能源、医疗、金融科技和工业领域多宗数十亿欧元的发行正筹备上市[3]。
宏观经济因素为复苏提供支撑,包括欧洲央行释放的利率稳定信号以及宏观经济能见度的改善,这些因素降低了此前阻碍IPO活动的不确定性[3]。2025年全球交易活动也步入正轨,并购(M&A)规模同比增长27%,而IPO市场规模攀升约12%[5]。
风险与机遇
当前环境为各类市场参与者带来重大机遇。考虑上市的公司获得“相对健康的估值”[4],并受益于“非常高且强劲”的投资者信心[4]。对投资者而言,IPO投资带来了溢价表现,显著跑赢大盘指数[2]。
然而,维持这一势头需要精心执行。明智的定价策略和恰当的承销团组建对维持良性循环至关重要[4]。市场的持续健康将取决于在定价、公司筛选和投资者回报方面保持纪律性,以避免重蹈以往周期的繁荣-萧条模式。
核心信息摘要
2025年IPO市场呈现强劲复苏特征,截至第三季度募资2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科技类IPO领涨,仅9月就募资160亿美元[4],整体IPO平均回报率达27%,而标普500指数涨幅为14%[2]。摩根大通确立市场领导地位,位列全球ECM第一,并牵头各地区重大交易[3][4]。储备项目显示强劲势头,EMEA地区有超300亿美元潜在IPO,美国2026年活动也将保持活跃[3][4]。交易质量提升明显,25%的IPO公司实现盈利,而2021年最大的科技IPO均为亏损[2]。
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